台灣文學庫(21冊)限量出售
網友評鑑5顆星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
博客來文學小說-文學研究分類新書上市
想知道博客來網路書店如何介紹[台灣文學庫(21冊)]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苦綠集。
「但四野幽微的蟲響/都來證實/我們美麗的沈默」。
此刻詩人靜默安眠,用生命鏤刻藝術,引人隨其行入詩世
溫健騮早期作品中流露強烈穠麗的唯美情境,後期則受保釣運動影響,去向批判寫實的浪潮。是其一生、呈顯詩人的熱切追尋。
本書除輯有溫健騮生平詩作外,並有余光中教授代序之 (征途未半念驊騮) 為其遺留詩作做一深切剖析。
溫健騮現存的詩作共得一五七首,根據作者自己的繫年,最早的成於一九六四年,最晚的成於一九七四年,前後只得十年。
早期的作品迄一九六九年底為止,得九十六首,分成六輯,稱為〔苦綠集〕。苦綠者,慘綠也,令人有慘綠少年之想。書名的意象,綠而云苦,通感的感性有李賀的味道。健騮早年最嗜昌谷,他的少作也往往在強烈而穠麗的感性中,表現出淒苦酸刻的心境。
在〔苦綠集〕中,見得到余光中的影響,例如經營感性、使用典故、酌採文言詞藻、追求古典風格等等皆是。
山火。
這是一部冷澀而悒鬱的小說集,記錄、描述著在歷史、或現實的洪流裡,彷彿泡沫般掙扎、幻滅的悲苦靈魂。不僅此,作者創作理念的背後還潛藏著一個密謀的動機----在速食文化飆發、盛行包裝的年代,企圖用文字搖撼、顛覆「乏思考能量」的讀者群。
也許這本小說的文字未臻爐火純青,但從中,或可讀見一顆嚴肅、但誠懇的創作心靈。
女人的國籍(上冊)。
男人主動開拓道路,他們有自己的故鄉、國家,且為故鄉和國家而奮鬥;女人是在外力推送下開道,被推到哪裡,那裡就是故鄉,跌落的地方就是她的國籍,但如果認為這是自己真正的國籍,卻又錯誤,因為這不是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
知名作家邱永漢在書中以女人隱喻台灣,而女人一生漂泊,正是台灣歷經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清廷、日本及國民政府治理的最好寫照。一代換過一代,物換星移,不變的是自我定位與國家認同的追尋。作者以主角華子為投射視點,帶出台灣的滄桑、變遷和情結,虛構情節和歷史事實交織凝聚,值得細細品味。
女人的國籍(下冊)。同上。
二次大戰終戰已經五十年,這半世紀可說是世事滄桑變化多端的年代。台灣人從日本國民變成中華民國國民,這種國籍的轉化,充滿無限辛酸與無奈。
本書不但報導太平洋戰爭的真況,也描寫了二‧二八事件的實情和五○年代的白色恐怖。作者以春秋之筆,刻劃了台灣五十年來的近代史,不論讀者對於書中的觀點贊同與否,此書都可讓人瞭解這半世紀的歷史真相,更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供學者作更深入的研究。
騷動的島。
文學評論家施叔女士評王幼華先生《騷動的島》:
在七○年代末鄉土文學思潮裡崛起的作家中,王幼華是對台灣的土地、人民和歷史長久保持著巨大的熱情和嚴肅思考的一位。
以近乎固執地以基本上屬於現實主義的手法,發掘社會現狀,並對台灣的發展和未來,進行人文主義的思考及批判。
《騷動的島》像百科全書一樣網羅了台灣的生與死,天災與人禍,歷史與自然,甚至包括可以接收全世界資訊的九十九個頻道的電視網路。
婚姻家族與社會。
人類學在二十世紀的八○年代,除了純粹科學性的情文並茂以外,還有沒有社會的使命?在西方科技文明發展洪流之下站在弱小民族的立場認尋他們自己的文化和協助保存他們自己的文化,這是一例。站在世界文化變異與人類歷史的觀點對自己的社會與文化作建設性的檢討與評論,這又是一例。如果果這兩個例子可代表當代人類學的若干任務,那麼陳其南先生這兩冊文集所收的文章,可以當作當代人類學發展方向的有力代表。
《文化的軌跡》獲中華民國七十四年金鼎獎副刊專欄獎。得獎評語為:以學術觀點透視當前文化及生活問題,深入淺出,足以引起共鳴。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陳先生這本書分別從幾個方向來探討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性質。首先,他把清代台灣社會的政治控制和移民背景的關係很概要的勾勒出來之後,即分析這些移民在台灣的拓殖過程。他一方面秉承過去學者的研究,確定了早期「墾首制」的開墾型態,另一方面則探討了台灣地區特有的大小租關係在各個不同階段的起源過程及其性質。這些有關土地經濟問題的討論都扣緊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史大環境,並指出它們在結構上的含意。這一點也許是本書較為突出的特點。
接著,作者即轉到社會結構變遷的主題上。陳先生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結構指標上面的:一個是漢人的祖籍分類意識,一個是民間信仰的寺廟祭祀圈,一個是血緣宗族的發展型態。這些個問題在過去均有不少學者分別做過深入的研究。但是,本書很可能是頭一次將這些個問題整合起來,嵌在一個較為廣泛的歷史社會架構中做深入探討的作品。這樣的研究不但使過去學者對這些個別問題的研究成績及其重要意義更能清楚的展現出來,而且陳先生也從中導出了一個頗受注意並且引起爭論的「土著化」概念。最後一章更加入其他學者的研究,與李國祁教授的「內地化」理論做比較分析。顯然,台灣史的研究已經在這些不同研究取向所結合的影響之下,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這本書在很真實的意義上,不但指出了中國社會人類學的前途,並且指出了社會人類學可能應該去的方向。
半世紀的奮鬥。
《半世紀的奮鬥》是新光關係企業創始人吳火獅先生的口述傳記。這部傳記取材自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的錄音訪問稿。全文以時間與主題交織成編,書名《半世紀的奮鬥》是吳先生生前所自題的。全文敘述吳先生艱苦創業的心路歷程。
吳先生經常謙稱,他少許的成就,運氣居多。其實,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他一生的事蹟毫無疑問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見證。他除了會做事之外,更會做人。他待人之懇切是認識他的人樂以稱道的。他的晚年會不憚其煩再三闡發「企業幹部學做事,企業領導者學做人」,正是他經營理念最後必然的依歸。能夠深刻體會至「做事」與「做人」的有機性,並將二者溶於一爐,確實是他事業成功的總結。
這部口述傳記等於是他個人現身說法,毫不吝惜底與第二代企業從事者分享他獨特的創業心得。本書雖以吳先生的企業經驗為主軸,但其內容和意義則絕不止於此;全文實際上即是一位企業家生命成長的寫照,讀者不妨以此觀之,感受可能更為貼切,收穫亦可能愈加豐碩。
文化的圖像(上)。
文化,涵攝了一個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以及表達民族情感的文學、音樂、藝術,乃至於宗教信仰。更重要的,它具體呈現了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與理想典範。國內最負盛名的人類學字李亦園教授,多年來潛心於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苦心地探索這神祕而又意象豐饒的世界。現在他將這份極珍貴的「田野報告」結集成冊,獻給所有關心文化出路的朋友,是不可多得的文化人類學鉅著。
文化的圖像(下)。同上。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
文學是動態的、精神的文化現象,無可避免地與時代的現實發展相互干涉;文學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各有其複雜的過程,一部分是內在的藝術性求變化所促成,另一部分則是外在的,因社會的、思想的和廣義文化的變動所導致。起源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其外在因素無疑佔有主導性的決定作用。
賴和 (一八九四~一九四三) 是台灣日本統治時期,最重要的文化人。出生第二年,日本即佔領台灣,一生有「我生不幸為俘囚」的強烈感嘆。出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長年於彰化地區懸壺濟世,仁心仁術,夙有仁醫之美譽,民間甚至以「彰化媽祖」稱之。終其一生,以文化抵抗的方式,堅決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表現在文學上,使他成為台灣文學抗議精神的代表性作家;表現在政治上,則是社會運動的中堅人物之一。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著重探討賴和在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運動兩個領域中的貢獻,廣泛從文化、政治、社會運動關係,考察其在台灣近代史上所處的位置。
文化與生活。
文化是一個族群為適應環境,慢慢累積形成的一個固定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保存,有賴與生活的相互結合,而生活品質的提昇,亦有賴文化的涵養與維持。本書所論,主要即以此為出發點,涵蓋作者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有其在人類學領域的獨到心得,有在推動文化建設工作時的構想與體察,也有關於個人早期生活的點點回憶。其筆觸在理智中帶有感性,平實中蘊涵著深意。
考驗台灣命運。
本書是澄社社員針對當前台灣的內外問題,包括剖視政客嘴臉、檢討憲政困境與政治前途、檢視台灣主權與兩岸關係、透視二屆立委與縣市長選舉前後、解構六年國建與二次土改、聲援農工階級與社會福利、正視退報運動與法律問題、反省文化與教育課題、診斷財經與外貿問題、分析自然保育、環保與核四問題、解讀族群關係等十一大課題提出分析、批評和具體政策建言。希望透過理性的態度和嚴肅的心情來批判已浮現在表面的種種影響台灣未來命運的問題。不論是反省或思考,還是建議或鞭策,在在都呈現出澄社對斯土斯民的心情與期許,值得讀者深思,並反覆琢磨。
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
近百年來的台灣,在特殊的歷史際遇下,夾於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化的衝突與國家的認同歷經轉折,形成文學表現時代的核心問題。欲探索台灣的精神內在之變化,透過文學運動與文學作品的歷史考察,是可能的途徑之一,而且是值得開發的領域。
因為,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中,文學的變化亦有其複雜的過程。本書作者多年來一直保持對台灣文學的關注,亦延續《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的研究心得,以台灣文學史的幾個重要剖面交互探討,從基本材料入手,意圖檢討二○年代以來台灣文學發展的重要面相,在重構台灣文學的歷史地位上,本書尤其指標功能,是關心台灣文學發展的讀者不可錯過的鉅著。
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
過去的台灣文學傳統,因戰後而斷裂,也不被重視﹔反映現實經驗的本土文學,更不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現在的作品,離生養的台灣越來越遠,不但鄙視地方文化、鄙視母語,文學脫離了現實生活,且自以為高雅,其實俗不可耐。所幸解嚴之後台灣文學不再瑟縮於學院的角落,這是「發現台灣」,也是承繼台灣精神的開始。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
賴和(一八九四~一九四三)是台灣日本統治時期最重要的文化。出生第二年,日本即佔領台灣,一生有「我生不幸為俘囚」的強烈感嘆。出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長年於彰化懸壺濟世,仁心仁術,夙有仁醫之美譽,民間甚至以「彰化媽祖」稱之。終其一生以文化抵抗的方式,堅決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表現在文學上,使他成為台灣文學抗議精神的代表性作家;表現在政治上,則是社會運動的中堅人物之一。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集》,著重探討賴和在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運動兩個領域中的貢獻,廣泛從文化、政治,社會運動關係,考察其在台灣近現代史上所處的位置。
文化結構與神話《文化的軌跡》——上冊。
中國傳統社會中,存有諸多文化迷思。如吳鳳到底為何而死?是自願犧牲以成仁取義?抑或為漢人利益而死?而印章效力的神話——只認印章,不認人,亦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一則神話。類似如此的中國式神話,存於中國社會情境裏,可謂不勝枚舉。本書逐一剖析藏於神話背後的實質意義,並以人類學角度來探索新舊社會交迭時的一些尖銳問題。關心中國社會變遷的讀者,本書值得您深思。
濁水溪。
「我無國家,也沒有民族。我是永遠流浪的猶太人。」
「來世絕不要生在殖民地,再貧窮的小國也罷,要生在擁有自己的政府的國家。那麼,您就不必為政治操心了。讓政治家去管,你儘管逍遙荒唐吧。寧願看到你這樣。」
從日據時代,台灣人民對於祖國—中國大陸的期待到光復後台灣人民對國民黨的失望,有多少知識份子迷失在這個混亂錯愕的時代?作者利用台灣、日本、中國大陸三個場域,將當時台灣人民內心抗日,疼愛台灣的心情細細鋪陳於《濁水溪》及《客死》二篇小說中,字裡行間,不禁令人動容。看看過去,想想未來,珍惜現有的這塊土地,方是當今努力的方向。
滄桑歲月:中國的業.台灣的命.我的見證。
然而,船頭尚未伸直面對魚雷時,船尾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已被魚雷擊中,連續發出二響爆炸聲。我因任務的關係,發出SOS求救信號後,才脫下軍鞋,躍身跳入海中……在海上漂流七天後,才被驅逐艦救起。當時雖然逃過一劫,更艱難崎嶇的道路卻緊隨於後……
二次大戰終戰已經五十年,這半世紀可說是世事滄桑變化多端的年代。台灣人從日本國民變成中華民國國民,這種國籍的轉化,充滿無限辛酸與無奈。本書不但報導太平洋戰爭的真況,也描寫了二.二八事件的實形和五○年代的白色恐怖。作者以春秋之筆,刻劃了台灣五十年來的近代史, 不論讀者對於書中的觀點贊同與否,此書都可讓人瞭解這半世紀的歷史真相,更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供學者作更深入的研究。
盡責路自開。
王教本先生自日據時代的小學教員開始,經戰後的小學校長、督學、鎮長、縣議員、製造公司總經理兼廠長,到現在高爾夫球場理事長,在這些工作職位裡,他都以盡責敬業的精神,全力以赴,因此,「做什麼,就像什麼」。
本書以淺白的文字,詳記王教本一生的經歷,同時闡明其人生觀及為人處事之道——盡責。除了可知王教本其人其事外,更可提供鄉土及人物的歷史資料,值得一讀。
民主的重創與重創
「澄社」是一個論政而不從政的社團,成立於一九八九年 (民國七十八年) 四月十七日。澄社社員都是富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學界人士,在努力從事本行的研究與教學之餘,皆很關心國家大事與社會問題,對於民主政治、公平社會、均富經濟及精緻文化,尤其心嚮往之。澄社自成立以來,即以純然無私的動機,超然獨立的態度,積極從事分析問題、批判弊端及澄清觀念的工作,目的是要在此建立一個民主、開放多元及均富的現代化社會,創造一種自由、公平、安和及潔淨的幸福生活。
自澄社成立以來,全體社員即以寫作、演講及其他各種方式,從事論政與建言的工作。在寫作方面,澄社曾在四家日報分別開闢論政專欄;在「中國時報」為」澄思集」,在「自立早報」為「澄社論壇」,在「民眾日報」為「澄清湖」,在「自由時報」為「澄社評論」。澄社成立後的第一年中,社員在前三個專欄 (第四個專欄第二年才開始) 所寫的時論文章已為數不少。這些文章都是針對台灣的各類重要問題,發為坦誠而尖銳的分析與評論,對關心政治、經濟、社會、文教及環保的社會人士,應有相當的參考價值。這些文章分刊各報,但報紙甚易散失或拋棄,參考頗為不便。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出版第一本「澄社文存」,並定名為「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之一 (一九八九) 」。書中所收皆為社員在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到一九九○年四月十六日所發表之較具代表性的文章。澄社計劃今後每年出版澄社文存一或數冊,每冊皆單獨有一書名。希望假以時日,即可成為一套澄社論政的系列文集----澄社文存叢書。
...繼續閱讀
留言列表